大英雄郑成功
明末清初,十九岁的郑成功还在南京读书,血气(qì )方刚的他将父亲郑芝龙在南京的贷(dài )款二十(shí )万两黄金捐给了为抗清而卖身筹款(kuǎn )的名妓柳圆圆,当柳圆圆要以身相许时他却婉(wǎn )然拒绝,同时他认识了痴恋柳圆圆的反清义士黄炎。郑芝龙(lóng )勒令儿子回闽,在路上,郑成功救了被堂叔郑芝魁追杀的明朝唐王。  郑成功到台(tái )湾寻父,第一次与盘踞台湾的荷兰(lán )人首领揆一针锋相对(duì )。在此期间,郑成功与台湾人民结下深厚友谊。回到福建后,郑芝龙投机政治,在福建立唐王为帝,唐王赐郑成功为(wéi )“国姓爷”,并认定郑成功是复兴大(dà )业的人选。  此时清兵进入福建,郑成功与父亲数次在和(hé )战的问题上争执。郑芝龙最终决定投清。郑成功劝说无效,与父亲决裂。郑芝龙投清后被软禁,明唐王也因(yīn )此出走后被(bèi )清兵擒杀。郑成功通过重重困难获得了郑家军的(de )领导权,继续抗清的斗争。清兵一边劝降郑成功,一边偷袭郑成功的老家,郑成功的母亲因此丧生,让郑成功悲痛欲绝。此时,台(tái )湾人民正处于荷兰人高压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,郑成功暗中支持以旧部(bù )郭怀一为首的抗荷斗争,并承(chéng )诺有朝(cháo )一日一定要收复台湾。  郑成功与(yǔ )清兵的战斗获得了胜利,显示出郑成(chéng )功卓越的军事才能。郑成功并兴兵北伐,但在(zài )南京(jīng )一役中却因为一念之慈(cí )而(ér )遭受重创。此时郭(guō )怀一在台湾的(de )起(qǐ )义也失败。郑成功将目光投向台湾,打算将台湾作为自己发展(zhǎn )的基地。他一面与台湾的荷兰总督揆一软硬兼施,又用计麻痹了荷兰海军总司令,恰好旧(jiù )部——荷兰通事何斌向郑成功献上台湾水域图。郑成功秣马厉兵,积极准备东征台湾,也在此时(shí ),他结识了荷兰女子——琳达,两人陷入爱河,但郑成功并不知道琳达是揆一(yī )的妹妹。  公元1661年,郑成功说服了诸位将领,正式出兵攻打台湾,战胜了汹涌波涛后,他利用潮汐顺利通(tōng )过了鹿耳门,并受到了以凯(kǎi )因为首的高山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。郑成功(gōng )不久利用攻心战让荷兰人献出赤嵌城,将荷兰人最后的巢穴——台湾城团团围住。在揆一的顽强抵抗下,郑成功陷入持久战,同(tóng )时利用屯垦解决了粮荒(huāng )的问题,并处死了与清兵勾结的黄炎及对高山族人民强取豪夺的郑芝魁,粉碎了清兵与荷兰人的两面夹攻,解决了内部矛盾,取得了(le )台湾人民的信任。在此期间,他惊悉父亲被清朝(cháo )处(chù )死的噩耗,痴恋郑成功的柳圆圆作为(wéi )郑成功儿子的乳母最后投入了郑经的怀抱并产下一子。郑成功对儿子有悖常伦几乎与儿子决(jué )裂。最终琳达也成为战争的牺牲品。郑(zhèng )成功(gōng )和揆一同时失去最爱的亲人,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下,揆一终于向郑成功投降,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。  郑成功毅然拒绝了部下们打算在台湾另立乾(qián )坤的计划,宣布台(tái )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,并(bìng )迅速投入了对台湾的开发,使台湾日渐繁荣。在此同时,心力交瘁的他也在这一(yī )见离开了人世。
大陆剧推荐